煤制丙烯下游产业链如何选择?
国内拟建的甲醇(煤)制烯烃项目很多,丙烯是其主要产品。由于2014年10月份以后,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,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(PDH)大量投产,导致丙烯价格降幅较大。如延伸丙烯下游产品链,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项目效益。现分析丙烯下游产品的市场情况,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丙烯下游产品,供甲醇(煤)制烯烃项目比选丙烯下游产品时参考。
1、中国丙烯消费结构
2015年我国丙烯产量1989万t,净进口量277万t,表观消费量2266万t,当量消费量(当量消费量=产量+净进口量+下游产品净进口折算量)约2800万t,当量自给率71%。丙烯下游消费结构约为:聚丙烯占64%、丙烯腈7%、丁辛醇7.5%(其中丁醇3.4%、辛醇4.1%)、环氧丙烷7%、苯酚丙酮4%、丙烯酸及酯4.5%、环氧氯丙烷1.7%、其他4.3%。
2、丙烯下游产品市场供需状况
依据卓创资讯、生意社、安迅思等化工咨询机构的数据,2015年我国丙烯下游的产能、产量、净进口、表观消费量见表1。从表1看出,目前聚丙烯具有一定的市场缺口;环氧丙烷、丙烯腈、苯酚和丙酮供需基本平衡,未来市场有过剩趋势;丁辛醇、丙烯酸和酯、环氧氯丙烷产能过剩较大。
表1 2015年丙烯下游产品市场供需情况
3、丙烯下游产品比选
3.1 聚丙烯
国内聚丙烯市场容量大,供需存在缺口,市场发展空间大,且先进成熟工艺技术易于获得,投资规模适中,国内建设及运行经验丰富,实施难度小,已成为丙烯下游的首选方案。特别是适销对路、高质量、高端牌号的产品是聚丙烯行业发展的方向。
3.2 环氧丙烷
虽然未来几年国内环氧丙烷市场供应量存在过剩的可能,但是占环氧丙烷总产能约64.9%的氯醇法工艺因环保问题将逐步退出,再加上我国聚氨酯行业的发展,将增加对环氧丙烷的需求。而双氧水氧化法制环氧丙烷装置环境友好,生产能耗较低,是未来环氧丙烷行业的发展趋势,市场前景好。
3.3 丙烯腈
丙烯腈装置副产剧毒物氢氰酸,对安全环保设施配套要求较高,通常在具有较大环境容量的沿海地区建设丙烯腈装置。目前国内丙烯腈新增产能较多,有过剩趋势。
3.4 苯酚/丙酮
近年来,国内苯酚/丙酮产能增长迅速,未来竞争趋于激烈,而苯酚/丙酮下游双酚A-聚碳酸酯产业链发展前景广阔,对苯酚/丙酮的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。
3.5 丁/辛醇
近年来国内丁/辛醇产能快速增长,产能已过剩。
3.6 丙烯酸及酯
目前,丙烯酸及下游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,特别是丙烯酸的下游产品,高吸水性树脂的市场需求增长快,增加了对丙烯酸的需求。但总体上看,国内丙烯酸及酯产能已过剩。
3.7 环氧氯丙烷
目前国内环氧氯丙烷产能已严重过剩,市场竞争激烈,且丙烯高温氯化法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需大量消耗液氯和烧碱,多依托大型氯碱企业建设。
作者: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公司筹备处副主任、高级工程师
结 论
丙烯下游产品主要为聚丙烯、丙烯晴、丁辛醇、环氧丙烷、苯酚丙酮、丙烯酸及酯、环氧氯丙烷,考虑国内产品市场,在选择丙烯下游产品时有如下建议。
(1)国内聚丙烯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大,运输方便,西部地区煤制烯烃项目的丙烯下游可优先选择聚丙烯产品。但要注意发展高端品种,避免低端同质化竞争。
(2)因环保问题,双氧水法替代氯醇法制环氧丙烷工艺是未来趋势,通常甲醇制烯烃项目建在沿海地区,具有市场优势,丙烯下游可考虑选择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。
(3)国内苯酚/丙酮有过剩趋势,但双酚A-聚碳酸酯市场前景好,苯酚丙酮可考虑延伸双酚A-聚碳酸酯产业链。丙烯腈产能有过剩趋势,对安全环保设施配套要求较高,需考虑项目区域市场和环保审批难度。
(4)国内丙烯酸及酯、丁/辛醇、环氧氯丙烷产能已过剩,除企业内部或区域具有市场优势外,其它甲醇(煤)制烯烃项目乙烯下游不适宜选择其下游产品。
- 关于2023年“中秋、国庆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9-09
- 关于2023年“端午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6-13
- 关于2023年“劳动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4-14
- 关于2023年“清明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4-03
- 关于2023年“春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1-17
- 关于2023年“元旦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12-28
- 关于2022年“国庆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9-26
- 关于2022年“中秋节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来源:海西塑料09-05